请输入您要查找的姓氏:
百家姓
谢姓的来源 姓氏谢的起源 姓谢的名人
姓谢来源
谢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到周后反对武王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们又逃到首阳山,因不食周栗而死,他们的后裔仍留在商朝。成王继位后封伯夷的后裔为申侯,称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厉王时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字为宣王,宣王继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谢国,后来这仪家失去了爵位,公元前668年楚国灭掉申国。其子孙按当时的习惯以新都之邑名为姓,称谢氏。望出陈留、会稽,史称谢氏正宗。是为河南谢氏。   

出自任姓,为黄帝之后。相传黄帝之子25宗。得其姓者14人,为12姓,其中第7姓为任姓。任姓有10个小车,其中第一为谢国,因周宣王时使召公营谢邑,以赐申伯,盖谢已失国,子孙亡散,以国为姓。是为河南谢氏。

   

为他姓改谢姓。据《旧唐书不文苑传》,卫州人谢偃之本为鲜卑族人,姓直勒氏,后改为谢氏。亦为河南谢氏。


家族谱牒
  全国:谢氏族谱十卷、谢氏通谱、谢子村后裔谱系卷。
  辽宁:谢氏谱册一卷
  江苏:镇江润州谢氏九修族谱十卷、江苏当阳西州谢氏族谱十卷、常州谢氏宝树堂创修族谱三卷、常州谢氏族谱二十二卷
  浙江:绍兴谢氏族谱不分卷、绍兴状元桥谢氏族谱不分卷、四门谢氏四房谱六卷、盖东谢氏族谱不分卷、绍兴谢氏族谱不分卷、常山陈留谢氏族谱二卷、常山宗谱一卷
  安徽:祁门中山谢氏家谱不分卷、怀宁宝树堂谢氏宗谱十八卷
  江西:铜鼓谢氏家谱卷首一卷、丰城谢氏家谱、谢氏家乘不分卷
  山东:烟台福山谢氏家乘不分卷
  河南:太康谢氏迁玉族谱十四卷末一卷
  湖北:黄岗吕阳村谢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新州谢氏宗谱三卷
  广东:四会谢氏族谱一卷
  广西:横县谢氏族谱不分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夏商时期谢国比较弱小,居于姜水流域(今陕西境内)。
  西周末期,申伯被改封为谢,以加强西周对南方的统治。任姓灭谢国后,国人有一部分留在当地,大部分外逃,但都以国为姓,即谢氏。
  西周末至春秋时期,谢氏除了大部分分布在今河南外,还有一支迁往山东,一支迁至湖北,还有一支迁至湖南,迁至四川,后又分为三支:一支于三国时迁至蜀郡,至晋代有部分迁至陕西;一支迁至云南永昌,后发展为当地大姓;还有一支迁至四川彭水一带及贵州北部。隋唐时被称为东谢蛮、西谢蛮、南谢蛮,后大多融入布依族、水族和苗族。汉代谢氏的聚居地有增加了会稽郡、江西九江、章陵等处。其中会稽郡的谢氏人丁兴旺,已相当有名望。
  晋代,成郡谢氏发展成为名门大族,其中最著名的是阳夏谢氏,以及由此迁出的康乐谢氏。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战乱频繁,中原人大量迁往江南,阳夏人谢衡因避战乱迁望会稽始宁东山,在此繁衍,成为谢氏最重要的一支。谢衡极其后代在东晋至南朝时期多数都很著名。   唐朝时,河南固始谢氏入福建泉州,同时入闽的还有一支居于福建宁化县,后有一支自宁化迁至江西,至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梅县(广东):还有一支自宁化迁至广东大埔,后移居梅县。
  至清代,谢氏不仅遍布中原及南方各省,而且还发展到北部及东北的一些省区。
  在台湾谢姓是一个重要的姓氏。一是落藉较早,明末就有谢氏入居台湾;二是族大人众,列第十三。台湾谢姓与大陆是同一宗祖。他们遍及全省,以台南、彰化、苗栗、台北等地。明代末年最先入台谢姓从广东、福建渡海东行登上台岛,居往于台南;到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朱一贵在台率众起义,广东的义民谢姓入居下淡水港。乾隆以后从福建、广西而来的谢姓人纷纷移居全台南北。
  谢氏移居海外,始于明代,多数是自闽粤地区先迁至台湾,进而远播东南亚及世界各国。
  堂号    威怀堂。
   安晋堂:因谢安命名。晋朝时的谢安名望很高,朝廷屡次请他做官他都不干,一直到了40岁那年才当了司马。在作官的过程中表现了高风亮节,拜为尚书仆射加后将军。在淝水之战中携其侄谢玄大败苻坚,使晋朝转危为安,得此堂号。
   此外还有以"陈留"、"会稽"为堂号。

姓谢的名人
谢楠
谢楠 谢楠,现任光线传媒旗下主打节目《娱乐现场》、《最佳现场》、《影视风云榜》当家主持,更是黑龙江卫视周末黄金强档主打综艺娱乐节目《快活武林》女主持。并进军歌坛,推出专辑《最好的我们》。
谢国忠
谢国忠 谢国忠,《财经》特约经济学家、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1960年出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路桥系,198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硕士,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谢国忠先生是独立经济学家和金融投资顾问并领导一家股权投资俱乐部。他是原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及亚太区经济首席分析家,谢国忠于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
谢克昌
谢克昌 谢克昌(1946年10月——)男,山西省五台县人,曾任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煤化工专家,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 2010年6月17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谢克昌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谢高忠
谢高忠,山西崞县(今原平)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三五九旅排、连长,山东渤海教导旅营长,西北野战军团参谋长、副团长。建国后,历任解放军团长,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师长、师长,中共伊犁地委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农垦总局局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员。
谢君绩
谢君绩   [元]官参军。善画,有秋江送别图,郭玉为之题。《郭玉静思集》
谢介子
谢介子   [近现代](一八九八至一九三○)江苏镇江人,公展弟。擅词章之学,偶作画,蔬果为妙。卒于上海。《枫园画友录》
谢邦定
谢邦定,江苏镇江人。194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历任全国学联主席、全国青联常委兼国际部副部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驻布拉格国际学联书记处代表、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科长、《万年青》杂志总编辑、对外友协副会长、驻突尼斯大使。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谢克东
谢克东,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东北军及西北抗日联军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任中共如皋县委书记,苏中四地委城工部部长、一地委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无锡市委书记,江苏省委纪委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南通、盐城地委第一书记,南通市委书记,江苏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谢松洲
谢松洲   [清]字小湄,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工书画,精于鉴赏。世宗曾以内府所藏命其鉴定。《昭代尺牍小传》
谢颖苏
谢颖苏(一八一一至一八六四),初字采山,二十岁后改为管樵,三十年后更字为琯樵,号书画禅、懒云山人、北溪渔隐,诏安北关人。诏安县是著名的"书画之乡"。祖上原居漳州,康熙年间迁居诏安。高祖谢捷科,是硕兴糖坊的老板,人称"谢百万"。曾祖谢国栋从商,祖父谢廷烘业儒。《诏安县志》说他的"草书笔气融贯,卓然自成一家"。
谢燕声
谢燕声,印刷技术专家。江苏武进人。194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工系。1945年赴美国学习印刷技术。1946年回国。曾任上海华夏图书公司印刷厂工程师。建国后,历任北京新华印刷厂车间主任,北京印刷技术研究所、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谢稚柳
谢稚柳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生,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擅长书法、缓画及古书画鉴定。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url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等,编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等。
谢毓晋
谢毓晋 谢毓晋(1913~1983),江苏苏州人,生于北京,微生物学家,生物制品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微生物免疫学的教学、科研和生物制品的研制工作,并取得多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他对耐热真空冷冻干燥乙醚灭活狂犬病疫苗的研制,成功地解决了生物制品的真空冷冻干燥工艺技术。他用大罐深层培养方法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工艺,用于霍乱、百日咳等生物制品的制造取得了成功。他对动物血清代血浆、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试制,为我国免疫学基础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免疫学新技术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谢鉴
谢鉴   [清]字赋轩,山东人。工画。《中国画学全史附录》
谢学锦
谢学锦 谢学锦,勘查地球化学家,中国勘查地球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早年参与发现了铜矿指示植物——海州香薷,与苏联学者各自独立地同时发现了金属矿床的原生晕分带特征。他提出并全面部署和系统指导了中国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他的《区域化探》一书是执行该计划的指南,使中国的地球化学填图化探在若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谢启发
谢启发   [清]字醒公,广西桂林人,善山水,宗董其昌,秀润趣逸,颇得天趣。惟晚年不逡擦,稍乏浑厚之气。《中华画人室随笔》
谢静
谢静   [晋]善写经,亦入能境。《王僧虔论书》
谢庄应
谢庄应,高级工程师。四川成都人。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核燃料厂技术员、工程师,核工业部核燃料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改进了分离铀同位素的工艺,在保持生产的稳定性、节省电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谢无量
谢无量 谢无量(1884~1964),男,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
谢有法
谢有法 谢有法(1917—1995),江西省兴国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怀德
谢怀德,陕西靖边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横山县苏维埃主席,富县子州县县长,延安市市长,中共延安市委书记,渭南专署专员。建国后,历任陕西省农林厅厅长、省财委副主任,陕西省副省长,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革委会副主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
谢甫生
谢甫生(1902年-1985年),湖北大悟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先后在豫、陕、鄂、沪、津地区开展兵运、情报联络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海军检察院检察长,驻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使,湖北省第三、四届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谢添
谢添 谢添(1914年6月18日-2003年12月13),中国著名演员、导演。原名谢洪坤,曾名谢俊。原籍广东番禺,生于天津。中国影协第三至五届理事,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早年就读于天津英文商务专修中学。1933年在天津开始业余话剧演出,曾参加鹦鹉剧社,演出田汉、曹禺等人的剧作。1936年谢添初登银幕。作为演员,谢添被称为"银幕上的千面人",也被誉为影视界"四大名丑"之一;而作为导演,更是被誉为"中国的卓别林"。2003年12月13日,因心脏衰竭在北京去世,享年89岁。
谢绪恺
谢绪恺,教授。四川汉州(今广汉)人。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建国后,历任大连工学院讲师,东北工学院副教授、教授。从事控制理论教学与研究。在线性系统稳定性方面,提出实系数、复系数多项式稳定性的判据和分散控制大系统能稳、能控、固定模式的判据。著有《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谢静
谢静   [晋]善写经,亦入能境。《王僧虔论书》
谢庄应
谢庄应,高级工程师。四川成都人。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核燃料厂技术员、工程师,核工业部核燃料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改进了分离铀同位素的工艺,在保持生产的稳定性、节省电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谢无量
谢无量 谢无量(1884~1964),男,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都允为一代大家。
谢有法
谢有法 谢有法(1917—1995),江西省兴国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谢怀德
谢怀德,陕西靖边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横山县苏维埃主席,富县子州县县长,延安市市长,中共延安市委书记,渭南专署专员。建国后,历任陕西省农林厅厅长、省财委副主任,陕西省副省长,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革委会副主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
谢甫生
谢甫生(1902年-1985年),湖北大悟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先后在豫、陕、鄂、沪、津地区开展兵运、情报联络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海军检察院检察长,驻蒙古人民共和国大使,湖北省第三、四届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谢添
谢添 谢添(1914年6月18日-2003年12月13),中国著名演员、导演。原名谢洪坤,曾名谢俊。原籍广东番禺,生于天津。中国影协第三至五届理事,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早年就读于天津英文商务专修中学。1933年在天津开始业余话剧演出,曾参加鹦鹉剧社,演出田汉、曹禺等人的剧作。1936年谢添初登银幕。作为演员,谢添被称为"银幕上的千面人",也被誉为影视界"四大名丑"之一;而作为导演,更是被誉为"中国的卓别林"。2003年12月13日,因心脏衰竭在北京去世,享年89岁。
谢绪恺
谢绪恺,教授。四川汉州(今广汉)人。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建国后,历任大连工学院讲师,东北工学院副教授、教授。从事控制理论教学与研究。在线性系统稳定性方面,提出实系数、复系数多项式稳定性的判据和分散控制大系统能稳、能控、固定模式的判据。著有《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
最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