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次为氏. 古代兄弟排行次序为: 伯(孟), 仲, 叔, 季. 伯为嫡长子, 孟为庶长子. 据<
<通志-氏族略>
>所载, 春秋时鲁国有孟孙氏, 盖为鲁恒公之子庆父共仲之后. 本为"仲孙"氏, 因弒君之罪, 更为孟氏. 又, 春秋时卫襄公之子, 字孟公, 其支孙以王父字"孟"为氏.
中国姓氏的起源多种多样,其中孟姓起源于长幼顺序的排行。中国古代以孟、仲、叔、季来称呼长幼次序,其中孟为最长,有"老大"的意思。先秦史籍中有不少以孟相称的人,如孟戏、孟增、孟絷等。孟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鲁国公族庆父和卫国公族孟絷,他们都是姬姓的后代。
西周建立以后,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被分封到鲁地,建立鲁国。后来鲁国发生内乱,鲁桓公的儿子庆父把持朝政,被逐后逃往莒国。鲁国局势稳定以后,庆父的子孙回到鲁国,被立为卿,世袭鲁国司空之职,受封得氏时,即以排行孟为氏,也称孟孙氏。
孟姓的另一支出自春秋时代的卫国。卫国由周武王的弟弟康叔所建立,也是姬姓的后代。据史料记载,卫灵公有位庶兄叫孟絷,其子孙就以孟为姓了。也有些孟姓家谱上说,卫灵公有个儿子叫公孟,公孟的后代便以"公孟"为姓,后来省为"孟"。
一、孟姓迁变
孟氏家族在鲁国建立以后,到孟文子、孟献子和孟庄子时达到鼎盛时期,鲁国国君赏赐成作为孟氏的世袭封邑,孟氏家族就在成这个地方定居了下来。公元前408年,齐国攻伐鲁国,孟氏家族由此流散各地。
总之,孟姓来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和卫国,但是孟姓的显赫却有赖于战国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孟子。
到孟子的四十五代孙孟宁时,孟氏家族的人口依然不多。北宋以后由于孟子地位的提高,孟氏家族开始繁盛,人口迅速增加,并形成了"平昌"、"武威"两大郡望。
二、孟姓名人录
在战国时期,由于孟子的政治主张与统治者不合,因此虽然当时孟子已经名声显赫,但其后世子孙并不显贵。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崇儒而著称的孟姓也深受其害。
汉代以后,孟子的地位有所提高,孟姓人才辈出。西汉时期的孟卿、孟喜父子是著名的经学大师,在《易》、《礼》的传承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东汉时期的孟光是有名的才女,而三国时期的孟宗则以仁孝闻名天下。隋朝末年,孟姓中涌现出了农民起义领袖孟让、孟海公等。到了唐代,孟氏家族中则涌现出了几位著名的诗人,他们是孟云卿、孟浩然和孟郊。孟云卿的诗语言朴素,多反映现实生活;孟浩然长期过着隐居生活,他的诗充满了乡间的田园气息;而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更是传唱千古,寄托了外出游子的思母之情。五代时期,孟姓中出现了两位帝王,他们是后蜀的建立者和国君孟云祥、孟昶。
南宋的孟珙是抗击蒙古入侵的著名将领,元朝末年的孟海马是襄阳红巾军的首领,清代的孟知舜则是戏曲家。到了近现代,孟氏家族又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他们有史学家孟森、教育家孟宪承、地质学家孟宪民以及当代女艺术家孟小冬。
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守
孟守(一作宁),字处中。长庆三年,王起主文,尝放及第,为时相所退。至会昌三年,起再知贡举,守龙钟就试成名。诗一首。
孟兆泰
孟兆泰 一、[清]山西临汾人。幼好丹青。及长游吴越,借山川为蓝本,辽以画名于时。《临汾县志》 二、[清]河南宁陵人。善画,为杨溥之师。《东湖县志》
孟昭亮
孟昭亮(1916--1980),湖北石首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二军团师特派员。参加了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二0师旅政治部锄奸科科长。1941年后入延安军政学院、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后任晋绥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组织部部长,西北野战军旅政委,第一野战军师政委。建国后,历任政务院人事局副局长,公安部副局长、局长,青海省副省长,公安部顾问。
孟潞
孟潞,来自于西双版纳的傣族,因为有着奇佳的身材,再加上形象艳丽,又专演性感妖媚、心肠毒辣的坏女人,因而被许多媒体称为东方"最坏"的"放荡妖娃"、"中国第一性感艳星"。
孟晓驷
孟晓驷,女,汉族,1956年5月5日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淮阴。1975年7月参加工作,工作于北京音乐出版社。1979年至1982年读书于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历史系。1983年至1993工作于文化部,先后任文化部机关团委书记、社会文化司副司长、文化市场管理局副局长、局长。1994至1995年任河北省石家庄市副市长。1997年任文化部副部长。
孟连昆
孟连昆,直隶(今河北)蠡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蠡县县委文书、博野县委秘书、兴城县委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黑山县委书记,辽西省建筑工业局副局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业干部处办公室主任,轻工业部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调配局局长,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兼机关党委书记、副部长。是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孟富林
孟富林:男,1933年9月生,安徽含山人。大专学历。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安徽省含山县公安局副局长,安徽省庐江县副县长,中共安徽省庐江县委、肥东县委书记,安徽省林业厅厅长。1983年4月至1987年8月任安徽省副省长、常务副省长。1987年任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1990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常委。安徽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3年2月当选为第八届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95年任合肥工业大学名誉董事长。1998年1月当选为第九届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安徽省人大工作研究会会长。
孟龙韬
孟龙韬,陕西兴平人。西北农学院肄业。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安护士学校教师、西安市卫生学校副校长。长期在中等卫生学校任教,富有教学经验。曾多次主编中等卫生学校多专业用《化学》教材。
孟昭
孟昭 [金]善刻碑,大定二十九年(一一八九)刻肥城县幽栖寺重摹范公忠智碑。《刻碑姓名录》
孟庆山
孟庆山(1906--1969),直隶(今河北)蠡县人。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副团长、团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后,任河北游击军司令员、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分区司令员。参与开辟冀中抗日根据地。1940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冀中军区分区司令员、军区武装部部长。建国后,任河北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共七大代表,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长。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孟繁杰
孟繁杰,教授。山东肥城人。1945年毕业于重庆兵工大学兵器制造系。曾任兵工署研究发展司技师。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讲师,山东工业大学副教授、教授,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山东省计量测试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长期从事机械、热处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对"固定槽镀锡自动线"、"超低温电解渗硫"、"可控气体软氮化工艺"、"轴承钢的复合处理"等项目的研究,获得成果。编有《金属高温机械性能》、《高速钢的热处理》、《热处理车间设备及设计》等。
孟氏
孟氏,本寿春妓,归维扬万贞为妻。诗二首。
孟昉
孟昉 元明间回族词人,曾在元为官。有多部作品传世。元曲三百首中收有他的一首天净沙。
孟志元
孟志元,北京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平、天津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建国后,历任中共北京市委工业部办公室主任,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局长,中共北京市纪委副书记、书记、市委常委。是中共十三大代表、中纪委委员。
孟傅昔
孟傅昔 [清]字君重,号云岩,山东章邱人。�书、画,以江南卓滋为师。而风雨竹过于卓。行、草悉师郑燮。《济南府志》
孟庆平
孟庆平,辽宁黑山人。1961年毕业于鞍山冶金专科学校。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海南铁矿矿长、党委书记,中共海南行政区委副书记,海南行政区公署主任,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负责人,海南省副省长。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孟建柱
孟建柱,男,汉族,1947年7月生,江苏吴县人。研究生文化,高级经济师。1968年8月参加工作。197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前卫农场党委副书记、场长。1986年9月后,任中共上海市川沙县委书记、嘉定县委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1991年上海机械学院研究生毕业。1993年任上海市副市长,中区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
孟波
孟波,原名绶曾。作曲家。江苏常州人。曾任《大众歌声》编辑。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新四军抗敌剧团团长,延安鲁艺教员、戏剧音乐资料室主任,延安中央管弦乐团指导员。建国后,历任中国音协天津分会主席,天津市文化局副局长,广州市文化局局长,上海市文化局、电影局局长,中国音协秘书长,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第一、三届理事和第二届常务理事,音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创作的歌曲有《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高举革命大旗》。参与创作电影文学剧本《聂耳》,著有传记文学《麦新传》。
孟庸
孟庸 [现代]一九三O年生。辽宁海城人。擅国画。鞍山市群众艺术馆。
孟宾宇
孟宾宇 [约公元九O四年至九八三年间在世]字国仪,连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自唐昭宗天�元年,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间在世,年七十余岁。聪敏特异,有乡曲之誉。尝集少时所作百篇,名金鳌集,献之李若虚侍郎。若虚作书介绍,使宾宇驰往洛阳,致于朝达,声誉蔼然。尝六举不第。晋天福九年,(公元九四四年)始登第,与诗人李方同年,情厚。后宾宇仕南唐,为滏阳令,因犯法抵罪当死。会李方新拜翰林学士,作诗以寄,后主见诗,遂释之。迁水部郎中,又知丰城县。兴国中,致仕,居玉笥山,自号群玉峰叟。宾宇著有金�集二卷,《全唐诗》传于世。
孟东波
孟东波,江苏无锡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淮北行署秘书长、苏皖边区民政厅副厅长。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秘书长,冶金部基建司司长,四川省冶金工业厅厅长、省经委主任,中共渡口市委书记,四川省副省长、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孟帆
孟帆,吉林梨树人。南开大学肄业。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后,历任新华通讯社天津分社记者、编委,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编辑、副主任、主任,新华社编委、香港分社总编辑。撰有《建设世界性通讯社对外报道》、《谈双边会谈的采访》、《对外报道是一项重要的政治报道》等论文,合著有《毛主席在天津》、《日本第三产业》。
孟庆闻
孟庆闻,女。鱼类学家。江苏常州人。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生物系。历任华东师范大学讲师,上海水产学院教授、院长,上海水产大学教授,中国水产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第四届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中国鱼类学会理事,亚洲水产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和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197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鱼类学形态解剖和分类的教学与研究。合著有《灰星鲨的解剖》、《白鲢的系统解剖》、《中国软骨鱼类的侧线管系统以及罗伦瓮和罗伦管系统的研究》、《福建鱼类志》。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孟于
孟于,女。歌唱家。四川成都人。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音乐系。曾任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演员。1945年后演出《白毛女》、《血泪仇》等歌剧。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团歌唱队队长、独唱演员。1958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进修班。后任中央歌舞团独唱演员、艺术处副处长、副团长、党委副书记。演唱的歌曲有《平汉路小唱》、《慰问志愿军小唱》等。
孟凡爱
孟凡爱,女子射箭运动员。运动健将。山东济南人。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入天津南开区业余体校学习。1971年入北京体育学院青年训练队。1972年被选入国家队。曾十三次打破射箭全国纪录。1978年与宋淑贤、黄淑艳合作,以3780环的成绩打破女子单轮团体世界纪录。1979年以321环的成绩打破女子单轮70米世界纪录。在第三十一届世界射箭锦标赛上获个人双轮70米冠军。在第一届亚大区射箭锦标赛上,以629环的成绩获50米的双轮冠军。在第一届亚洲怀射箭锦标赛上获单轮全能冠军。两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孟贯
孟贯 [约公元九五七年前后在世]字一之,建安人。(唐才子传作闽中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周世宗显德中前后在世。客居江南。性疏野,不以荣宦为意。周世宗至广陵贯时大有诗名,世宗亦闻之。贯录诗一卷献上,首篇有云:"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世宗不悦道:"朕伐叛引民,何得'有巢无主'之说。幸硬骨头朕,若他人则必不免。"遂不终卷。赐进士而不授官。后不知所终。贯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
孟宪德
孟宪德,山西长治人。1937年参加牺盟会学生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太行四地委秘书长、长治市委书记、太行区委青委副书记。建国后,历任青年团华南区委书记、中共粤西区委副书记、湛江地委第一书记、广东省委常委、广东省副省长、农垦部副部长、农牧渔业部水产局局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三届副理事长。
孟平
孟平,陕西韩城人。1938年先后入陕北公学、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中军区分区作战股参谋、股长,华北野战军团参谋长、团长。参加了冀中五一反"扫荡"和石家庄、平津、太原、兰州等战役。建国后,任师参谋长、海军学校一分校副校长。1952年入军事学院学习。后历任海军指挥学校副校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气象局局长、动员部部长。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孟广钧
孟广钧,翻译家。山东掖县(今莱州)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编译组翻译。建国后,历任文化部电影局专家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电影出版社外国电影编辑室主任、副社长、编审,中国影协外国电影研究室主任,中国世界电影学会会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影协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第五届主席团委员。翻译的影片有《普通一兵》、《阴谋》、《波罗地海代表》、《苏沃洛夫》,电影文学剧本《罗马十一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二十六天》等。
孟广哲
孟广哲(1907--1989),教授。北京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32年获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南开大学、西南联合林学教授,南开大学机械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建国后,历任天津大学教授、机械系焊接教研室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及焊接专业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机械工程、焊接方面的教学和研究。"焊接结构强度与断裂"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著有《焊接结构强度和断裂》,译有《焊接结构学》、《焊接金属结构的制造》。